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30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4 13:29: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年1月16日,沈阳市大东区某小区一位85岁的老人从11层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者是空巢老人,自杀前曾跟邻居表示“活着没意思”。而就在当天,沈阳另一位老人也跳楼身亡,家人为此痛苦不已。
这两起事件再次引起了全社会对老人,特别是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
    沈阳市目前有空巢老人83万,了解他们的幸福和苦恼,帮他们摆脱空巢所带来的痛苦,是全社会的责任。
沈阳每10位老人中7位是空巢
    昨日,从事老年工作多年的张亚权说,他也听说了上周六发生的空巢老人自杀的事情,很痛心。张亚权现任沈阳市老龄办副主任,他透露的一组数字让记者感到惊讶。沈阳市现在超过60岁的老人已经达到119万,其中70%是空巢老人,农村地区空巢率甚至超过了80%。
    换句话说,沈阳市有83万脱离子女生活的老人。而在这83万空巢老人中,又有29%是自己一个人居住,这一群体的人数约有24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永梅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正是这一类人群。
    张亚权说,城市的空巢现象发生一般与经济发展、住房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增多、两代人生活观念差距以及流动人口的出现有关。而农村则更多是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所致。
空巢老人生活上好像不缺啥
    在物质领域,沈阳对于民营和国有资金投入养老领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税收、水电煤气、供暖费用都有相应的减免和优惠政策。企业投入资金兴建养老机构,沈阳市还会按照每张床位每年2000元的额度给予两年补助。
    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沈阳由ZF机构出资建设了大批日间照料站,并开发公益性的护理员岗位,以解决老人生活照料问题,这些照料站甚至还可以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每年,沈阳市还会拿出1000余万元用于给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百岁以上老人每月可得300元, 90至99岁老人每月也能得到100元。
    在精神领域,沈阳市目前已经拥有1200多个老年人文化团队和640依夏甏笱ВD瓴渭踊疃睦先俗苁笤荚?0万人。
    昨日,记者走访了多个社区。几乎所有社区在帮扶空巢老人上都做得不错,比如安装“一键通”,老人生病了一按,社区工作者就可以到达身边;比如配备专人,定期到老人屋里打扫卫生等等。
大部分空巢老人都有心理问题
    记者发现,除了ZF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和老年大学外,对老人心理状态和精神上的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周永梅说,从她的工作经验上来看,绝大部分空巢老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这种心理问题,通常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指的是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
    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周永梅说,简单地说,就是感觉自己孤独、无价值、无意义、思念亲人。
    事实上,如今老人们生活中的吃喝问题已经不是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老人们更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随同沈阳市沈河区铝镁社区书记来到空巢老人赵玉芝老人家里时,老人正在看电视,看到这么多人来看她,老人笑着迎接我们,还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
    94岁的赵玉芝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屋里有1张床、1面镜子、1台旧电视机。尽管身子硬朗,精神头十足,但是老人的耳朵有点背,趴在她耳边喊话,她才听得清楚。
    看到有人来看她,老人一边拍手,一边笑着说:“又来看我啦,还买东西,我太高兴了。 ”老人拉住记者的手,让记者坐在床边,不停地给记者讲她以前的故事。半个小时后,记者准备离开时,老人满脸失落,拉着记者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低着头喃喃说道:“再坐一会吧,好不容易来一趟”。
    赵玉芝的状态,几乎代表着所有空巢老人的状态,特别需要倾听,需要聊天,需要心灵的沟通。
增强子女责任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09年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的当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省兰州市同时举办。本报也曾组织志愿者,逢年过节陪护空巢老人。
    志愿者进入空巢老人的家庭,是解决老人精神问题的有效办法吗?沈阳市老龄办副主任张亚权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 “由志愿者推动的义务性的服务只能解决问题的有益补充,而且这些都是有限度的,志愿者很难做到持久服务。 ”张亚权说。
    周永梅同张亚权态度差不多,她说:“持续下来很重要。”周永梅的团队曾到一家养护中心看望老人,她们离开时,一位老人说:“我知道你们来一次之后,再也不会来了。”周永梅说,这代表了我们部分志愿者工作现状的一种不足:缺乏持续性。
    张亚权表示,现在可行的仍然是有偿服务,而这需要老人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对于那些无儿无女,家庭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ZF应该帮助解决。另外一个比较新的方法是开设老年人心理咨询热线,这个方法在北京等地实行过。
    但周永梅说,老年人喜欢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爱拉着你的手,跟你说东说西,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喜欢倾听而不是咨询。还有一点,老年人都是苦过来的,即使是免费咨询,他们也舍不得电话费。
    张亚权认为,想从根本上解决空巢问题,需要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增强子女的责任感。他说:“精神慰藉是养老工作中的难题,强调亲情是老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脱离了亲情,精神慰藉就是虚的。 ”
空巢老人也要自己找乐
    空巢老人自己找乐也很重要,比如沈阳市和平区鲁园社区的公及平大爷和汤文大娘就是一对空巢夫妇。 10年前,时年77岁的公及平大爷牵起了汤文大娘的手,两人走在了一起。
    结婚以后,两人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而是选择了自己居住。由于两人都喜欢音乐,现在公及平大爷仍然每天都在家弹弹琴,汤文大娘也经常和着音乐唱唱歌儿、练练曲儿,生活很幸福。
    “我觉得我们很快乐,也很幸福。虽然没有子女在身边,我们仍然能互相照顾,生活没有一点儿寂寞感。 ”汤文大娘说。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2
发表于 2010-5-14 13:30: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魄狭 于 2010-9-3 10:03 编辑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有多少老人与无助相伴

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经济发展、城市变革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乡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开的社会命题。

关爱空巢老人网上调查

空巢老人苦楚知多少?

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1、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在陈教授、许大爷这样独居空巢老人身上的悲剧。

2、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3、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爷曾因高血压两次昏倒在家,“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 柳大爷常说。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以上。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ZF和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爱显然不尽如人意。

1、子女照顾不周

一项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家庭关系融洽的仅仅50.1%,对子女的照顾表示满意的仅9.2%。经济支持、精神赡养等方面,子女对独居父母亏欠不少。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但在农村,由于子女自身经济压力,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还得不到子女的经济救助。以厦门市农村空巢老人为例,只有43.0%的空巢老人主要靠子女赡养,50%以上的老人只能依靠自己劳动和养老金等度日。

经济支持之外,许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据全国老龄办统计,仅10%左右的子女能注意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如上文提到的福州空巢老人,其儿女在经济上很宽裕,经常给老人寄钱,每次都说:“想吃什么尽管买,钱不用担心!”却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

赡养父母、关爱双亲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面对空巢父母,作为子女是否应该自问“做了多少”?

2、政策保障不足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

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ZF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3、社会帮助缺位

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通过开办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医疗和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目前,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超过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够居家养老。

英国等国非常重视居家养老服务,ZF依托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物质支持、整体关怀等,具体提供服务的有ZF雇员,还有大量的志愿服务者。近年来,我国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始兴起,各地也在逐渐摸索有效的服务方法。例如,杭州依托社区,以志愿者行动、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时间银行”互助、邻里关照、托老服务和无偿或低偿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为居家养老构建“生活照料网络”。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人们最需要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分别达到了22.2%、20.5%、18.8%,17.1%和16.8%。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换句话说,仍有84.1%的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

空巢老人中或许就有你我的父母、你我的长辈,有一天,你我也会老,可能也会成为空巢老人中的一员。尊老爱老,既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所以,请伸出关爱的手,陪他们一起走,在他们老了孤单了的时候,远离困苦和忧愁。

别让“空巢老人”空了“心”

文章伊始,笔者便想说:“善待老人吧!巢,已然是空了,但千万别让老人的心冷了、空了……”

孤独、寂寞,之于年轻人来说已是痛苦难耐的事,不难想象,之于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来讲是怎样的一种煎熬。“空巢老人”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时代新名词,它代表了一类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代表了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代表了一宗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谁来读懂那些留守的空巢老人背后的心酸?

看了近日人民日报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一位大娘60多岁,在黄河边上生活了大半辈子。老人有三个儿子,早些年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慢慢地,老大、老二都去内蒙古打工了,老三也到城里读书去了。原本喧闹的院子剩下了相依为命的老两口。可是一年前,老伴在黄河上打鱼时落水去世了。如今,孤独的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独守空房,艰难度日。在很多地区,有许多这样的留守老人,有的地区,甚至十室九空……

"空巢老人":ZF有责子女也要有心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动以及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空巢老人”已经由一个个的“个案”发展为一个全社会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对此,ZF应该有所作为,日益高涨的健全社会养老机制的呼声也说明了这一点。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子女应该且能够为此做点什么呢?

记得《论语》里有一段“子游问孝”的故事。孔子回答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现在的人以为孝顺就是能奉养父母。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有“奉养”而没有“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http://www.jiaodong.net/job/system/2005/03/04/000056727.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3
发表于 2010-5-14 13:34: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魄狭 于 2012-5-1 12:20 编辑

空巢老人:只想找个说话的人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中央文明办近日下发了《关于举办“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的通知》。近日,惠州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活动启动,拟在全市20个重点社区试点,明年7月全面铺开。
80岁陈阿婆
    身患残疾每天忍受病痛寂寞折磨
    11月17日下午5时30分,寒风凛冽,惠城区惠环街道金峰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可华带着记者来到该辖区80岁老人陈玉英家。车子来到金榜路再转入一条小道后,转入一条泥泞的黄泥路,随后步行10多分钟来到了一个臭熏熏、道路溢满脏水的猪棚。距离猪棚右侧不到1米是一间铁皮顶的房子,这就是空巢老人陈玉英的家。
    正准备敲门,屋子里传来狗吠声。“阿婆,开开门啊,我们看你来了。”林可华大声喊道。许久,一位阿婆从窗口探出头来,见是熟人递上钥匙让客人自己开门进屋。苦命的陈阿婆不仅残疾,还痛失了儿子。阿婆说,她的儿子很孝顺,但是10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儿子的生命。女儿远嫁到农村,每月打工不过挣几百元钱,因为住得太远,逢年过节才来探望一下。还好老人有个养女,养女很孝顺,但是因为要在外面打工赚钱,工作单位很远,也照顾不上她。平时她就和养女4岁大的女儿以及一条大黑狗为伴。除了孤独和寂寞外,伴随着阿婆的还有病痛。阿婆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疾病,加上年迈,有时候疼得半夜醒来又睡不着觉,只能眼睁睁看着天花板到天亮。
    阿婆很瘦弱可是身上的衣服却很单薄,记者摸了一下床上的被子,感觉也很薄。阿婆说她手脚不便,很少出屋,家里的电视也很少看,“没心情看,心烦又有病痛。”“那平时一个人不是很无聊?”记者说,阿婆听后眼泪立即涌了上来。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阿婆搬到他们这个社区后,他们发动自愿者前来探望她。而且ZF每月给阿婆发放的200元低保费和米油,他们要求阿婆的女儿前来领,目的是希望多找个理由让阿婆的女儿回家看望她。
68岁王阿伯
    拨通女儿电话又挂掉心里很孤寂
    王阿伯住在市区麦地某花园小区,记者来到他家时,看见他家客厅宽敞,阳台朝向小区的花园,居住环境不错。“其实我的晚年并不幸福。”王阿伯向记者倾诉了他不敢跟自己孩子讲的内心寂寞和苦衷。
    王阿伯今年68岁了,他说,为了小儿子,他提前退休帮小儿子打理店铺。后来儿子经营不善,夫妻俩跑去深圳打工,家里就剩下他和老伴、孙子。“没有了工作,整个人都空虚了,所有的精神寄托放在照顾孙子身上。有时候很想打电话给女儿和儿子,但他们不是说工作忙,就是因其他原因匆匆挂了电话。”王阿伯唉声叹道。王阿伯说,“孩子大了,都有了他们自己的家,忙于工作生活,哪里还顾得上我们这些老人。”
    “平时,老伴总是与我针锋相对,儿子也没有半点感恩,我心里有苦无处可申诉,想跟女儿说,但又怕影响女儿的工作,电话拨通了又挂掉。”王阿伯说,自己经济上不用愁,可是家里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钱再多也没用。
心理专家
    子女学会倾听老人想法,老人多参加公益活动充实自己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时下不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市蓝天心理科学普及中心主任、心理专家肖永柏认为,无论社会还是家庭,都要给予空巢老人高度的关怀。可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多看望老人,而这些志愿者或社区工作者最好能够接受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对老人的心理要有所了解,除了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外,还要注重心理。不要带着一种同情、安慰的心态,要给老人感觉到自己还有价值,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越容易感觉低落,生活没有安全感。此外,还要学会倾听,听听老人想什么,而不是单纯地去慰问和看望。作为子女,最重要的是多一些与老人沟通,想尽办法实现老人的价值,多与父母商量自己的事情。还可以给老人一些惊喜,如通过邮寄衣服、送礼物等方式,使老人得到更好的心理安慰。
    老人本身要利用社会知识系统,从家里走出来,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公益组织,要找到新的精神寄托,老有所托才不会孤独和寂寞。空巢老人由于孤寂、情感失落,更容易上当受骗,其慈悲之心、同情之心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有些老人被骗了还不敢与子女说,也不敢找部门申诉。老年人应多点与子女沟通、商量,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链接
    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
  11月13日,惠州市启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活动,主要依托社区组织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内容包括休闲娱乐、生活便利、身心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惠州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在20个社区试点,2010年7月全面铺开。
    据了解,2009年11月~2010年6月拟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试点阶段,各县(区)挑选基础条件较好的20个重点社区进行试点(惠城区10个、惠阳区5个、大亚湾区2个,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各1个)。
http://www.56.com/w30/play_album-aid-7199496_vid-Mzg5MzYzMTg.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4
发表于 2010-6-12 15:37:54 |只看该作者
有的老人却不无感慨的说:"子女们还是会经常呆在家里和大人们一起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的,精神上还充足,就是物质差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