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2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想] 上海事 [复制链接]

Rank: 2

UID
119237
帖子
56
主题
13
金币
1
激情
6
积分
57
注册时间
2005-11-25
最后登录
2017-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7 00:3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4年4月29日,我来到上海。

沿途经过南京,无锡,苏州,一路都是雨季。明明灭灭的光就要从氤氲的雾气里喷薄而出,俯仰于一切的距离之上。沿途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光雾四起,仿佛穿腾于世界尽头,远近不可知,没有目光可以停留。

我曾无数次的臆想过这样的一次旅途,我与这个城市的邂逅,以及若干情愫,它像一个通风的口袋一样牢牢把我兜住,日光和距离都像是一场藕断丝连的倾诉。

我来到这里,伴随着这一季消失的雨。

抵达时已是深夜,大巴停在长江南路,那是一种寂寞的感觉,万物淡屑,都随着落下的雨一起避匿,看不到太多的建筑,风声,雨,一直往前的马路,在心里沉静成一幅恬淡的图案。与腾飞的意念交汇融合,心中起伏亦被搁置。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与愉悦,新的旅途就在脚步下,看不到的消失与流亡,暗涌其中。

我和闪曾经激烈的讨论过上海,这座城市,它的繁华与孤独溢于言表,不可探究,闪说她是爱着这个地方的,虽然从未去过,但那种爱是混然天成的,没有任何的依托和信仰,完全是一种本能,她说像是一座被倾掉的城,从这到那里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它总会存生于某个角落,我一直很迷恋这个比喻,倾城,消失的始终不可存留,但记忆都难以磨灭,她说,你知道吗?我的前世也许就是一只在上海流连的鸟儿,在寒冷的冬天死去,眷恋却从未停止。

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她那时的神情,它让我感知自己未完成的情漾,我们曾经差一点就离开原来的南方小城,来到这里,可是当我们长大了,这个年幼单纯的愿望就像随处都郁积的雨一样淡出了我们的记忆。

闪是去年离开的,我们走到彼此的过往里,却连再见都未说。

所以我自己来到上海。不为别的,只是想完成对它的一场邂逅,这是两个人事情,我一个将它完成。

一连5天。阳光总是不肯退尽云雾,这样阴郁的天气,没有目光可以停留。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窠穴,吸引一切的视线。

住的地方在一个环境幽辟的小区,有很高的栅栏和很少的植物,有男孩子在楼下打篮球,健拔的身体像树一样的体壮,年轻的母亲推着刚满月的女儿在这里散步,满眼就是幸福的光,这样的一种平淡的生活,上海人很习惯自得其乐。

搭公车去市区需要很长时间,沿途不断的看到许多搁浅的工程,像是一个个突兀的伤口,横亘于路的两旁。

任何一个地方公车总会很挤。找不到座的位子,便一直站着,大多是去上课的学生,北着赛大的书包,拿着吃了一半的蛋塔和叉烧。像是花朵一样开放在这有雨水的天气里,那种未经时光侵蚀的纯真,令人愉悦。

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概念,常常一意孤行,每一次流连的旅途都是在疲惫中体验触觉,渐渐的迷恋上这种方式。独来独往,不依靠任何人,生活,旅行,都是如此。

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离开自己的城市,我一直迷恋那种逃亡的意像。从一处抵达另一处,随时随地,不干其他,我把每次的出走都当成是一次逃亡,行走是一个人的事情,抑或是一种逃潜的方式,它存在于某一个恍惚的瞬间,真实的无以附加。

丧失掉一切的联系,只是一味的走,汗水与时间抗衡,心之存留即可。

建筑,上海可观的只是建筑,一座又一座的建筑,城市的概念就是建筑所汇聚的方式,一种无声的表现形式,高低起伏,分明。它沉潜于我们的内心深处,那是眼睛和心灵才能发生的声音,纯粹的,静默的。南京路作为上海繁华的见证,一直都会吸引着络绎不决的游人,它们从四面八方汇涌而来,眼睛和气味都是陌生的。人们像是游戈的鱼一样擦身而过,不需留下任何的记忆和凭证。建筑都是高大且华丽的,是城市的基底,偶尔有空落的光线参差的落下来,像是浮游于汹涌的海上,无任何回息,这是最好的时间,持久而暴烈。

看到那些花里花哨的衣服,便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我对色彩一直很着迷,学生时代的时候最喜欢穿的几个牌子是KCXA和CAST简洁的样式,却有着奢靡而又张扬的色彩。像是春天里初生的植物,那一种鲜艳与甜恬,把它穿在身上打球或者旅行,总会那么不适合,但心里是喜欢的,买回来之后就一直压在皮箱的底部,很少机会可以穿,即使它有不菲的价格。

有时候会觉得走得很远只是为了看着这些高不可攀的物质,手心里总会有柔软的愉悦,但那毕竟只是物质,或换言奢侈品,它充当不了任何生活的介质,而我们却都看到自下而上的边陲,没有信心可以依附。

所以要一往无前,即使有无限寂寞和怨慰。

年轻戴着歪帽的男店员走过来对我说,你拭拭这个最新款式,我预感会很合适。

我看了看那件宽大鲜艳的T恤,应该会有一个眼神懵懂,气态悠闲的男孩子去穿它,那是属于未知的青春。

我笑,然后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门外已有悠悠的阳光,但依然冷的发颤。

不知何时开始会不断的对生活提出质疑,一路伴随着突兀而又痛疼的成长,只是这也许只是一瞬间的过程,起伏却有着无限的定数感,后来我很快长大了,渐渐的开始与一切的事物产生一种蓦定的疏离感,就似坠入一个空旷黑暗的洞穴,看着身体逐渐失去的光线和幻景,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抓住。

但我依然感恩于每一次的离开,那种绝然毅然的方式。


来到上海,只是为了看它的繁华,几乎没有去什么旅游景点,只是一味的沿着街道游走,不说话的走,有一个瞬间,觉得阳光似乎要穿透云雾,把头抬起来,有轻微的晕炫。

少时的印象并不深刻,初次来临是与父亲一起,那个时候的上海的阳光很暴裂,到处都是明明暗暗的影子,拍打着眼睛,让人想要做一场甜美的酣睡,只记得父亲一直走在前面走几步便会转回来拉我的手。循环往复,对一切都有是那么新奇与不可知,花花绿绿,灯光道明如同浮光幻影。

现在父亲已经老去,而我还在行走,一如既往。

在汗水中行走,在孤独中行走,在绝望中行走。

我看上海,这种灌输与我记忆的城市,我注定将与它有一场藕断丝连的牵扯,这是我感激的方式。

在迪美的地下广场,买下一个ADIDAS的运动背包,深蓝色,有着宽大的背垫,可以放进很多东西,在一个香港人开的店里买了两件赛大的素淡的棉布T恤,手指抚摸上去时有柔软的触觉,幻想把它穿在身上时的那种舒贴与干爽,心里亦是喜欢,而这样盛大的广场,像一个百转千回的迷容,走了很久才走出去。

旧人已经离开,而我们还在路上。

5.1时依旧在下雨,整个城市像是一颗湿润的瞳孔,收着看客们的目光。

依旧是有很多的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带着各的目光和气味一同涌到这里,与它邂逅,然后别离,像是两条交错的线,相交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太过繁华的城市会让人无所适从,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去,就逛到人民广场,这是年轻人集会的地方,表演都是真实的存在,有穿过膝T恤的男孩子踏着滑板跃过台阶,四周有陌生或熟悉的声音为他喝彩,平台上有一群围在一起的SHOW族,拿起手机在那里不知做什么,衣着怪异,头发鲜艳的孩子都有纯真的脸,笑也是逃潜的方式,不孤独。

我穿过人群,在广场北边找到了一排干净的台阶,然后跳上去,抽烟。不时会有表情复杂的上海人回头看我,这是他们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腿前是这样明亮而跃起的影像,但那一切都不属于我,我仅仅只是一个过客,与我无关。

少时的脆弱像过去的沙子一样排潜于体外,生命中所遗留的,只是盲目的幻影。它与生活无关。与记忆无关。与我无关。

我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场邂逅。

它已发生,也终将消失。

离行的那天作为一场完整的终结,就去了东方明珠,服务态度极好的管电梯小姐,一直在用双语进行介绍。虽然同行的并无异国人,机械的失去温度。

一直觉得东方明珠是上海的一个缩影,它的繁华与孤独,像是生命中的某种过程,一路探究抵达另一处的虚无,生活亦是如此。回头望而望去,那一路崎岖,原本都是浮嚣掠影,无可感知的召换,所以永远无法停留下来。

就像是只鸟儿,真正的停留就只有死亡。

什么都不会看到,5月2号时上海的大雾隔断了一切的视线,当时我站在东方明珠的顶球处,看到翻涌起伏的雾海,记忆被掩盖在雾气的厚度之下,城市的沦陷,以及声音都兀自终止,这场邂逅在一开始就已注定它的缺陷,它不会停留。

午夜的进候我坐大巴离开,这个城市的一切,一切终于和我再无任何关系,它会在时光里封存,我们都不会记得这样的一场遇见,在我登上车的那一瞬间,它已丧失所有的意义。

有些曾经一再坚持的事物,最后会同时光一起沉潜无声。

命运有不可逆转的契机。

我潜意识中的生活是要不断前往,来探究生命的某种可能性,即使最终会是虚空。

后来我听见告别的声音,它在夜空中此呼彼应,我们用一个终结的时间和它再见。

我们的邂逅已经完成,不再有任何的发生。

然后可以擦身而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