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楼主: caizih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 关于“咽音”用在声乐上的批判 [复制链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11
发表于 2009-5-16 13: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izihu 于 2009-5-16 13:58 编辑
我赞同这位朋友的说法。我想,林博士在教学中所说的咽音,也不是指的纯咽音,是指借用或借鉴它的发声原理。至于教病人发声,则说的是纯咽音。他以前是学医的,是研究嗓音的专家,他不应该也不至于不清楚纯咽音不能直 ...
恩大儿 发表于 2009-5-16 10:08
恩大人,我最初也是这么理解的,后来通过多次实践,特别是从笛子和排笛中悟出了道理,这个“管”不是"基音管”因为它不能决定音高,就是没有音高的变化,只是起到共鸣和传声的作用,你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这个“管”两头都是通的,还记得小时侯我们吹子弹壳或钢笔筒吗?是不是能吹的很响亮,如果两头都是通的而且是一样大小就吹不响了,如果管的中间有被气流相吸而突出的部分就能发出声来,就和鸭子的发声原理一样,但是也没有音高的变化,我小时用不同的子弹壳能吹出《东方红》来,长大后才知道这就是简单的排笛,另外,我说的纯假声或纯咽音也是经过了不同腔体良好共鸣出来的声音,实际上是没有的。除非没有脑袋了,只有声带和咽喉了,人不早死了;如果没有声带了,那个“管”才叫没有音高变化的基音管。我怎么说你们才明白呢?真是急死我了,记住只要声带振动才能决定音高的变化否则鸭子都能唱歌,也许是我的文章没有说明白让你们误解了,这样理解好了,我说的咽音是没有声带的或声带不振动,靠吹响那个“管”,这个管虽然两头通,但必须是一头大,一头很小才能吹响,就像圆珠笔筒,或者是中间相吸而突出一部分,就像鸭子,都是没有音高变化的《我倾向于后者》;而你们理解的林博士说的咽音就是我说的真假混合声,百分之80是一会事,不同的就是他的训练方法是刻意的,机械的,而我是自然的并根据自身情况和民族特点不断调节的,如果用他的方法唱美声很难分出声部,唱民歌很难把字吐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