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石工号子 - 貌甚寝 [打印本页]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9-17 17:26:52     标题: 石工号子 - 貌甚寝

随着一声『玉皇大帝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1两黄金。

邓晓岗词曲男, 196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为国务院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特聘书画家、中国诗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协理事、重庆美协会员,原创音乐人。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举办的多项展览。书法作品曾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大展,并获文化部主办的世界华人诗书画展银奖。多次应国务院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之邀请前往为中央首长和国务院机关作画多幅;书画作品多幅被中央军委、国务院领导收藏。200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画>>第四期用八个版面对其作专题介绍,2005年作品被收入<<中国书法精英作品集>>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书、2005年、2006年《中国书画报》以两个版面介绍邓晓岗的书画艺术、200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邓晓岗书画集>>。沈鹏先生欣然为此书题写书名,原总政宣传部部长、现成都军区副政委、著名诗人屈全绳中将为此书作序,并题诗相赠。2006年8月由重庆市文化广电局、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邓晓岗书画艺术展在三峡博物馆成功举行。2000年至今,创作《菜花黄了》、《石工号子》、《扁担谣》、《幺妹》、《浪淘沙·海上练兵》、《咏竹》、《长相思》、《钗头凤》、《青玉案》、《究竟图个啥》、《战士的家书》、《窑洞里的红花花》、《蝶恋花》、等原创音乐作品数十首(邓晓岗曲、屈全绳词),主要以巴渝民歌、军歌、古曲为题材,多首歌曲被著名歌唱家杨洪基、郑绪岚、闫维文、李丹阳、王宏伟、祖海、雷佳、哈辉、白云、郭瓦加毛吉等传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警备区政治部于2006年8月30日成功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巴渝之夜华宇之声屈全绳、邓晓岗原创作品音乐会。好评如潮。
《石工号子》起源于原始时代,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激发情绪、直抒胸臆、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是经过劳累筋骨后苦苦思索的精神结晶,是民间艺术的瑰宝。《石工号子》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曲调优美动听,内容丰富多彩。]
(嘿佐,嘿佐,嘿佐,嘿佐)
对面那个幺妹啥,你看过来哟。石匠那个号子啥,响遍了几道弯哟呵。
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辛勤的汗水,汇成了幸福的泉哟。
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汇蓝图哟。
(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 。
嘿呀个佐佐,嘿呀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
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
嘿呀个佐佐,(嘿呀个佐)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
嘿佐佐嘿佐佐,嘿呀个佐,嘿佐佐嘿佐佐,嘿呀个佐,)
用劲搬噢!使力拗噢!喝二两烧酒,好睡觉哦。
(嘿呀个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
嘿呀个佐佐,嘿呀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
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辛勤的汗水,汇成了幸福的泉哟
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汇蓝图哟。
(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 。
嘿呀个佐佐,嘿呀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
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
嘿呀个佐佐,(嘿呀个佐)嘿呀个佐勒,(嘿呀个佐
嘿佐佐嘿佐佐,嘿呀个佐,嘿佐佐嘿佐佐,嘿呀个佐,)
对面那个幺妹,莫要笑哦。我铆足了尽哦,用力拗噢!
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举上了天哟呵

[ Last edited by 貌甚寝 on 2006-10-24 at 09:17 ]
作者: 丰收    时间: 2006-9-17 22:56:14

听不了?什么原因嘞?~~~~~~~~~~~~~~~~~~
作者: aiyinyue119    时间: 2006-9-17 23:02:59

第一次听这歌曲,挺 有意思哈,支持!!!!!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3 17:17:21

周老师唱得真棒~~~~支持一个。。。。。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3 18:11:38

把周老师的歌听了个遍了。。。真棒哦。。。。可是为什么别的帖子都回复不了。。。。真郁闷咧。。。。想把周老师所有的帖子都顶到论坛顶部 让更多的人听到~~~~支持的周老师的人一起re一起顶哦~~~~~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0-14 09:17:09

首页 > 重庆时报 > 重庆报道 > 正文  
  

儿子替父报名喊“石工号子”

  


www.chongqingtimes.com.cn   2006年10月14日  华商网-重庆时报  


  本报讯(记者 陈颖)昨日,本报征集“棒棒”喊号子后,数十名有过石匠经历的“棒棒”踊跃打进本报热线报名应征。《石工号子》作曲者邓晓岗表示,从这些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人员,将于近日被送往市歌舞团进行录音。
    儿子极力帮父亲拉票

    长寿
60岁的石匠钟木成,从16岁开始就跟着师父学习,有44年的石匠经历。昨日,钟木成的儿子打进电话帮父亲报名,他还说石匠分为打石头、撬石头和抬石头,根据工作种类和阶段的不同,“喊号子”也有很大的区别。

    来自长寿林丰镇50岁的付先生,也让儿子替自己报名参加应征。“他喊起来像山歌一样好听!”来报名时儿子还不忘帮父亲拉票,他说父亲当石匠30多年,自己从小就听父亲“喊号子”。

    永川“号子王”现场吆喝

    众多应征者中,嗓音最洪亮的要数60岁的龚君财了。来自永川市松溉镇的龚君财介绍到,自己是松溉镇和朱阳镇一带出名的“号子王”,川号子、大班号子都能吆喝。而衡量喊号子好坏的标准就是内容丰富,音量好,有音调有节奏。

    “哟呵呵呵呵呵呵!对面的做媳妇……”一边介绍,龚君财便忍不住拉开大嗓门吆喝起来。接着,他又继续说,其实喊号子也是为了在劳动中寻求快乐。

    43岁的陈仲文从长寿来重庆打工5年多了,一直在沙坪坝重庆大学附近当“棒棒”。昨日上午,正在重大为老板打扫厕所的他,从老板处得知了这个应征消息后也决定报名。“我自认为自己嗓音可以,喊得也好。”陈仲文笑呵呵地说。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0-14 09:20:28     标题: 征“棒棒”喊号子 可能上春晚

时间:2006年10月13日06:55   我来说两句        
【来源:重庆时报】  
  本报讯(记者 陈颖)有过石匠经历的重庆“棒棒”也可以像演员一样参加民歌录音———昨日,《石工号子》的作曲者邓晓岗希望通过本报寻找这些“棒棒”。同时,金铁霖教授的助教、男高音歌唱家周强用学院派的唱法对《石工号子》进行了演绎并引发讨论。


据透露,邓晓岗和周强将代表重庆特色的这首民歌报名参加春节晚会。
  邀请10余“棒棒”录音

  《石工号子》的作曲者邓晓岗称,歌曲中喊号子的部分缺少了采石的生活场景。他仔细琢磨后,与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讨论决定再次录音,并将铁锤的重金属敲打声和石匠原生态的吆喝声等采石的原始生活场景,在音乐中体现出来。

  随后,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在市内多处寻找采石场,最终将地点定在了长寿一家采石场内。场地选好后,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邓晓岗心中萌发,要想“喊号子”(吆喝声)真正达到有劳动人民的情绪,还得源于这类人群。他想到了邀请重庆本土的,有过石匠经历的“棒棒”来参与歌曲的录音。

  被录取的12~16名“棒棒”录音期间,会享受与歌舞团演员一样的待遇。因此,有过石匠经历的“棒棒”只要有洪亮的嗓音,就可以从即日起,拨打本报热线66099999开始报名了。

  有望上春节晚会

  据了解,《石工号子》目前多了一名演唱者,他就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男高音歌唱家,同时担任金铁霖教授助教的周强。将与重庆的“棒棒”一起,参与歌曲的再次录制。

  另据透露,中央电视台相关人士在听了《石工号子》后,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春节晚会选取节目之机,邓晓岗表示,他和周强将把这首反映重庆劳动人民劳动状况的民歌,申报春节晚会。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4 11:48:19

支持~~~~~ re一个。。。。。呵呵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6 12:32:20

up........re 一个。。。。。帖子不要沉下去哈~~~~
作者: 罗德里戈    时间: 2006-10-16 15:59:00

石工号子?新鲜哇。。改天我也整个什么号子。。哈哈
作者: 人人人    时间: 2006-10-18 07:25:59

周老师唱的真棒,这样纯民间的号子应该保留下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民间音乐啊,支持,,,,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8 13:33:38

周老师把这首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特别有感染力~~~期待着新版的到来哦~~~强烈支持~~~
作者: 音乐之友    时间: 2006-10-19 18:13:11

好久没有听周老师的歌了,今天一听感觉太梆了,声音依然迷人,把这首川味的歌曲表现的非常 到位,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加精华?是不是周老师自己要求不加呀?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06-10-19 18:15:00     标题: 很好的声音,很好的音乐,不知道是不是你写的,支持

很好的声音,很好的音乐,不知道是不是你写的,支持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0-19 19:01:02

Originally posted by 音乐之友 at 2006-10-19 18:13:
好久没有听周老师的歌了,今天一听感觉太梆了,声音依然迷人,把这首川味的歌曲表现的非常 到位,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加精华?是不是周老师自己要求不加呀?

只有大家喜欢。别的都是次要的了。音乐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19 22:12:38

Originally posted by beijiguang at 2006-10-19 06:15:
很好的声音,很好的音乐,不知道是不是你写的,支持




14楼的朋友 "三峡人"是周老师自己写的哦~~~去听听看~~~很不错呢~~~~huohuo ~~~~严重滴强烈滴支持!!!EkS9_imageEkS9_imageEkS9_image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0-20 13:22:54     标题: 大嗓门棒棒今日决战喊“号子

”2006-10-19 05:30:41 来源: 重庆时报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号子”论坛
  本报讯(记者 陈颖)无论你会喊川号子、大班号子,还是懂得抬轿号子、船工号子、抬工号子,都可以吼一嗓子了。今天上午10点,喊号子的高手门将聚集在一起比拼,如果你也有“大嗓门”,可在今日上午10点钟到本报与他们一决高下。继本报应《石工号子》曲作者邓晓岗之邀,征集有过石匠经历的“棒棒”,为这首歌曲喊号子后,近日来,不少“棒棒”踊跃打进本报报名应征。

  这些“棒棒”中,有喊过四五十年号子的老石匠———60多岁的孙国全、61岁的王师傅、52岁的冉茂明、60岁的钟木成等;还有创作过《长寿湖龙溪号子》等号子的杨师傅,将自己的创作记录下来的龚君财,谱了一首曲子的朱师傅;由女儿和儿子来为父亲报名的前辈凤师傅、刘师傅;还有专业喊号子技巧的曹师傅……。

  除了这些“实力派”,还有不少热爱喊号子的业余型爱好者报名参加。今天,《石工号子》曲作者邓晓岗,以及市歌舞团的指挥,市文化局等相关人员将在本报等待高手亮相。

  如果你也有喊号子的技巧,或是有洪亮的嗓门,或是热爱喊号子,也可参与到各路喊号子高手的比拼中来。(来源:华商网-重庆时报)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0-20 13:25:56

老石匠PK 号子吼破喉咙2006-10-20 06:34:00 来源: 重庆时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号子”论?
  本报讯(记者 陈颖)“哟着勒,哦伊哟,着勒……”昨*,?3岁的赖大财在本报高声喊出打大锤的号子时,台下应征者高呼“我们都支持你!”现场气氛达到高潮。《石工号子》曲作者邓晓岗表示,他将从20余名应征者的现场录音中选取佼佼者,参与歌曲《石工号子》的演绎?
      应征者中不乏专业型选手上午9点,不少应征者早早来到报社作准备。“举上了天哟嗬……”大家相互切磋着不同类别号子的喊法?6岁的宋渝生,曾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过三年,唱民歌的他经常参加市内各种演出。“自从在时报上看到了关于歌曲《石工号子》的消息后,我就四处打听并找到了这首歌曲的词曲。”宋渝生说,拿到词曲后,他迫不及待地找了架钢琴边弹边唱,竟然一气呵成。另一位来自九龙坡区陶家镇政府文广中心的应征者朱跃元,来PK的同时还带来了自己的原创作品《抗旱渔水情》、《老百姓爱好官》等。其中,《老百姓爱好官》还在今年九龙坡区举办的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还有一位专业型选手,就?9岁的龚湘澄。他曾经参加过《川江号子》合唱团?3岁老石匠打头阵上午10时许,征集活动正式开始。《石工号子》曲作者邓晓岗、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郭道荣、市歌剧院指挥何泽生来到征集活动现场挑选“号子”高手。重庆电视台《直通现场》、《天?30》栏目的记者也闻讯赶到现场全程采访?3岁的赖大财亮开嗓子打头阵。有着30多年石匠工作经历的他,来自荣昌县盘龙镇合靖乡正觉?社。起初,赖大财还略显拘谨,但在评委和众人的掌声鼓励之后,他扯开嗓门高喊:“哟着勒,哦伊哟,着勒……”伴随着赖大财响亮的号子声,坐在第三排的陈功更是举手大喊:“我们都支持你!”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洞(对)门那个二嫂哟,你……”北部新区大竹林镇的凤尚华一边唱着,一边举起“棒棒”侧身吃力地迈步做抬石头状。“唱快了点!”唱到第二段时,台上有人忍不住点评道。心情太激动 吼破嗓子“我们家乡抬石头通常不喊号子,而是报路。”来自四川巴中、有着34年石匠工作经历的董治财举例说,如?人抬石头,前面有一个之字拐,走在前面的人就会喊“之字拐,前摆后不摆”!比赛中也不乏有“意外”发生:来自长寿的老石匠付德清就因心情太激动一下吼破了嗓子,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然后又鼓掌鼓励他重唱?  [删除] [回复]
众人提议将“幺妹”改成“二嫂?
    “今天所有应征者的声音都进行了现场录音。”市歌剧院指挥何泽生表示,他将从现场录音中选取佼佼者参与歌曲《石工号子》的演绎。邓晓岗和郭道荣也进行了现场点评,认为来自渝北区茨竹镇的杨卫东的喊法很有意思。随后,众人还现场完整地听了一遍《石工号子》,“对面那个幺妹哟,你看过来哟……”,听完歌曲后,陈功等人立马与邓晓岗探讨起来说:“我们觉得用‘二嫂’比‘幺妹’更恰当……”众人还将重庆号子文化的特色,以及“二嫂”和“幺妹”两个词语的文化寓意作了详细的对比和阐述。经过探讨之后,邓晓岗表示,他已经考虑将歌曲第二段的“幺妹”改写成“二嫂”?

  花絮

  最积极昨*早上7点整,“棒棒”王某就打记者电话询问关于活动的相关情况。“这么晚了,你还在睡觉呀?”当得知记者正准备起床时,对方发出诧异的感叹,让人不禁佩服这位“棒棒”的积极性。最勤奋63岁的永川“号子王”龚君财,自从看到本报关于征集“棒棒”喊号子的第一篇报道后,就打进热线表示要报名参加。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对号子的理解和原创的号子,手写了十几篇材料。最晚点昨*下午1点多,整个活动结束时,刘发仁突然着急起来:“我喊了十几名石匠朋友,他们都很想来参加,但是他们路上堵车,怎么办啊?”了解情况后,邓晓岗只得为他们的迟到表示遗憾。最年长在昨*的应征者中,年龄最大的要数70岁的大爷罗义林了。罗义林退休前是重钢的工程师,年轻时的他接触过石匠,并对石匠的号子有着浓厚的兴趣。最亲情参加PK的应征者中,不乏子女陪同家长前来参选的:曾德斌为了?2岁的父亲曾国全打气,一路陪同父亲赶来参选;同样是由儿子报名的付德清,前*特地由儿子陪同从长寿专程来渝;61岁的王億圆也是在干女儿的陪同下,从四川省达州市赶来的。本报记者 陈颖(来源:华商网-重庆时报?  [删除] [回复]
作者: 周星星    时间: 2006-10-21 12:49:48     标题:

我很喜欢传统民歌,希望楼主能多发一些上来~~~~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22 21:57:26

huahuahua~~~~顶一个。。。。。。。严重支持〉〉〉〉〉t6Hx_imaget6Hx_imaget6Hx_image
作者: natalie    时间: 2006-10-24 18:08:26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周老师网站得到的最新消息: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11月4每日一歌栏目将会播出周强老师《祝福三峡》MTV。。。。时间分别是15:55,  17:15,17:40, 18:50,  21:18,21:47,  23:47

请大家不要错过哦~~~~~~~~~


[ Last edited by natalie on 2006-10-24 at 21:09 ]
作者: 咖啡醇香    时间: 2006-10-25 21:12:26

真的很好啊,听了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哦
作者: aiyinyue119    时间: 2006-10-25 22:18:00

正式把周老师这首歌曲听了一遍,很棒啊,感觉不次于李双江老师的船工号子,哈哈!再次支持
作者: 貌甚寝    时间: 2006-11-2 09:09:05     标题: 重 庆 火 锅

重 庆 火 锅 ————司马策风
端 来 一 口 四 川 盆 地
娥 眉 晋 云 划 分 红 白 鸳 鸯 汤
冲 嘉 陵 江 之 清 长 江 之 浓
调 和 阴 阳, 补 养 五 脏

用 重 庆 哥 的 火 暴 豪 爽
引 燃 火 炉 的 狭 义 热 情
以 重 庆 妹 的 性 感 漂 亮
点 亮 客 人 眼, 点 亮 霓 虹 灯

南 山 一 坐 , 举 杯 鹅 岭
山 城 夜 景 醉 落 了 满 江 的 群 星
呈 上 巴 山 蜀 水 的 碟 碟 七 彩
烩 一 锅 香 飘 四 海 的 热 盆 景

渴 了, 你 就 叫 李 冰
提 来 都 江 堰 冲 泡 成 都 平 原 的 晨 昏
累 了, 你 可 唤 李 白
一 缸 月 光 酿 造 的 将 进 酒 最 长 精 神
锅 中 上 下 聚 散
翻 腾 着 苏 东 坡 大 江 东 去 的 五 味
汤 里 荤 素 杂 陈
煎 熬 了 毛 蒋 国 共 合 作 的 恩 怨 是 非

看 一 团 重 庆 雾
升 腾 着 山 城 人 麻 辣 烫 的 风 采
夹 一 片 天 上 云
烫 出 了 渝 州 泪 抚 今 追 昔 的 情 怀


[ Last edited by 貌甚寝 on 2006-11-2 at 09:10 ]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www.xianlai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